男女主角分别是谢玉渊李锦夜的现代都市小说《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精品选集》,由网络作家“怡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谢玉渊李锦夜,《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穿越重生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谢玉渊这一声命途多舛,没想到死后还被缠着研习药理医术,当了个练手的傀儡。一朝重生,她把滔天恨意化为实际行动,从苏醒的那一刻起,她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某瞎子却赖着不走,“他们都说我家王妃心狠手辣,可我怎么看都觉得,是贤淑可爱……...
《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精品选集》精彩片段
寅时不到。
谢玉渊被帘子外悉悉索索的穿衣声给惊醒了。
她赶紧起床给爹做早饭。
趁着孙家人还在睡,她蒸了两个土豆捣成泥,和着面粉做了五张香喷喷的土豆饼。
留一个给娘,余下四个都给爹盛碗里,自己就喝了碗薄粥。
孙老大吃了顿热呼呼的早饭,交代了几句,匆匆消失在黎明的夜色里。
他一走,谢玉渊把锅碗洗洗,拉着高氏便往张郎中家里去。
孙老娘是被饿醒的,到灶间一看,冷锅冷灶,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谢玉渊你个杀千刀的……”
话一出口,才想到这个小贱人现在替家里挣银子,又生生咽了下去。
气冲冲的走到孙兰花房里,把被子一掀。
“你个死丫头,还不死起来去烧早饭。我老孙家作了什么孽,生个赔钱货还懒得要死!”
睡得正香的孙兰花整个人都蒙了,“阿婆,烧早饭不是那个小贱人的事情吗,怎么轮到我。”
“啪!”
一记大嘴巴子扇下来,孙兰花被打地晕头转向。
孙兰花赶紧哆哆嗦嗦地从床上爬下来。
孙老娘狠狠瞪了她一眼,走到大房窗下,竖着耳朵听了一会。
都日上三竿了,这一大家子还没有动静。
娘的!
别以为赚几个银子,老娘就不敢骂,瞧这一个个懒的。
孙老娘一脚把门踹开,正要破口大骂时,发现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都走了?
孙老娘心里嘿嘿干笑几声,提口气走进里屋,一通乱翻。
翻半天,什么都没有翻到。
一转身,看到孙老二抱着胸阴阴地看着她,吓得拍了拍胸口,气骂,“不声不响的站在门口,你做鬼呢。”
孙老二白了她一眼,走到床边,低头在被子上嗅了几下。
他娘的!
是高氏的味道,贼香!
孙老娘见儿子这样下作,气得一巴掌扇了上去。
孙老二又用力的吸了几下,咬牙切齿道:“娘,老大和小贱人都走了,今儿白天动手吧,我等不及了。”
浑身的精虫,都被那白白嫩嫩的疯子给勾出来了。
孙老娘有些犹豫。
玉渊那个小贱人现在到底是挣银子了,万一……
“你犹豫啥,那高氏是个疯的,谁会信她说的话。再说我和大哥是兄弟,那个疯子分得清谁睡了她吗?”
听儿子这么一说,孙老娘立刻点点头,“行,今儿动手,一会我把刘氏他们都支走。咦,那个疯子呢?”
……
那个疯子正往灶膛里塞柴火。
“娘,火压着点。”
谢玉渊往锅沿烙上一个饼,把锅盖一盖,走出灶间,往院子里喊了一嗓子。
“郎中,早饭好了。”
张郎中吓得直直从床上跳起来,愣了几分钟,才想起这声音是那个小妖精的。
“谁让你一大清早过来的?”
顶着鸡窝头的男人冲过来,谢玉渊吓得往后退了几步,怯生生道“郎中,不是你让我寅时三刻来的吗?”
张郎中眼珠子转了几下,似乎是想到了这一茬,脸色有些讪讪的。
“郎中,我做了豌豆稀饭,烙了四个土豆饼,挺香的,趁热吃吧。”
谢玉渊转身走到灶间,突然顿住脚步,回首,笑了笑。
“对了,郎中身上的衣服好几处都破了,我把我娘请来了,她针线活儿好,帮着郎中缝缝补补。不算工钱,就是做好事。”
来一个还不够,还要再带一个疯子来。
士可忍,郎中不可忍。
张郎中怒气冲天,蹬蹬蹬跑到灶间,一抬眼,傻了。
小说《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精选一篇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古代言情、宫斗宅斗、重生、佚名古代言情、宫斗宅斗、重生、小说《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佚名,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怡然,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目前已写1467634字,小说最新章节第七百二十章番外 李锦夜(八),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书友评论
虽是架空的,却对应着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只是把乾隆皇帝黑得可以
我熬了四个通宵呀,终于看完了
最近看了很多重生一类的小说,这是唯一一部看完的!很好的小说!书名真的是拉低了小说的档次
章节推荐
第二百七十四章 探病、请罪
第二百七十五章麻烦把人接走
第二百七十六章你在等我
第二百七十七章 快瞎了吧
第二百七十八章 竟像痴了一样
作品阅读
“在的时候,天天呼来喝去,这个看不顺眼,那个看不顺眼,这会分开了,就别装大尾巴狼了。”
“你……”
张虚怀气得想掐死这货,心里跃跃欲试了几下,觉得自己被掐死的可能性更大一点,满腔愤怒只化作了幽幽一声长叹。
“我张虚怀这辈子就收她这一个徒弟,要不是因为你……”
李锦夜含着刀锋的眼神飘过去,张虚怀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巴,心里却骂了句:小畜生。
……
第二日清早,张郎中离开孙家庄的消息不胫而走。
谢玉渊刚洗漱完毕,就见李青儿匆匆跑进来,“阿渊姐,里正大人来了。”
难道说是镇上的房子有消息了?
谢玉渊忙走到堂屋,还没开口,就听里正说:“谢丫头,张郎中走了,这孙家庄没了看病的人,你行不行,给我句实话。”
谢玉渊想了想,“里正大人,实话是--我不行。”
里正脸色变了几变,“以前郎中在的时候,我见你不是很有几分样子吗?”
“那是因为有师傅在背后撑着,诊不对左右还有师傅呢。”
谢玉渊愧疚的低下了头:“里正大人,我跟着师傅看病的时间还短,再来我今年才十一岁,您仔细想想,哪有十一岁的丫头开堂诊脉的。”
最主要的是,如果她说会,那么等到那一日,她们一家就没办法做到悄无声息的离开。
里正长长叹了口气,他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谢丫头满打满算也就跟张郎中学了大半年的时间,小小年纪能看什么病。
唉!
原本还指望着和这个丫头处好了,能在郎中那边占点便宜,现在看来,又是做了无用功。
谢玉渊见里正脸色不太好看,心里很清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跑回房里拿了二两碎银子。
“里正大人,孙家搬走了,那镇上的房子我也就不用再买了,这银子你拿着,就当是辛苦钱。”
“那怎么好意思,这事儿也没办成。”里正嘴上说不好意思,手上拿银子的速度却飞快。
谢玉渊笑道:“里正大人心里惦记着就是情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那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里正起身,正要离开,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顿住脚问:“你师傅的房子可有说留给谁?”
谢玉渊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你师傅还会再回来吗?”
谢玉渊依旧摇摇头。
“无主的房子,留个半年,半年后要是还没有动静,那庄上就征收了。”
“全凭里正大人做主。”
里正背着手离开,谢玉渊慢慢在椅子上坐下来。
李青儿走到她跟儿前,低声道:“小姐,什么镇上的房子,什么不用还银子了,这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你不用明白。”
谢玉渊轻轻一笑:“青儿,爹和娘呢?”
“他们去地里了。”
“青儿啊,以后咱们一家得关起门来过日子了。”
李青儿一脸的不明白,难道说从前他们就没有关起门来过日子吗?
……
几日后,李青儿总算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关起门来过日子。”
无事不出门,有事少出门,村里的热闹不看,不听,不瞧,不掺和,就如同老和尚隐居山林一样。
一晃春去夏来,稻子收了一茬。
因为是荒田,比不得良田收成好,但在高重的精心侍弄下,几亩地还是收了两百斤稻子,足够一家人一年的嚼头,
夏去秋来的时候,谢玉渊拉着爹去了趟镇上,按着地契上的地址,花了半天的时间,找到了师傅留给她的房子。
看到房子的瞬间,她乐了。
房子不大,小小的一个门头,外加后面两个房间,很适合坐堂开诊。
谢玉渊把房子的来龙去脉,还有她今后的打算,一一说来,直把她那个憨厚的爹惊得半天没说出话来。
高重做梦都没想到,他的女儿为了不被谢家人找到,早就在盘算着远走高飞了。
谢玉渊含笑看着他,“爹,等重阳一过,咱们就动身可好?”
“既不在庄上住,也不在镇上住,咱们要往哪里去?”高重总觉得背井离乡像是在逃难。
“往南,可去杭州府,西湖之畔,景色怡人,是个宜居的好地方;往西可往边关,那里大漠风沙,苦是苦了点,却又是另一番景象。爹喜欢哪里?”
高重这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孙家庄,最远的地方也是走几里路去煤矿。
他用他贫瘠的想象力想了下,喃喃道:“要不,就往南方去吧,西北风沙大,你娘受不住。”
“爹和我想一起了,那就往南方去。”
高重见女儿含笑看着他,心里的结又打成一团,“南边好是好,可咱们的银子……”
“银子的事情爹不用怕,只要咱们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在一起,总饿不死。”
“阿渊啊,你就这么怕谢家的人找上门吗?”
谢玉渊打了个寒颤,“爹,女儿是真怕,难道你不怕?”
“我……”
高重话出一半,又咽了下去。
他也是怕的,每次梦里醒来,总要看看怀里的高氏还在不在。这种怕已经深入骨髓,透入血液。
“罢了,罢了,爹什么都听你的。”
高重抬手想拍拍女儿的脑袋,手伸到一半时,不知想到了什么,又顿住了。
谢玉渊不动声色的把脑袋往前凑了凑。
高重怔愣住,生涩的拍了她两下。
……
一趟镇上回来后,父女俩便偷偷开始着手准备远行的事情。
离重阳还有小半个月的时候,一切都准备妥当,只等着吃完重阳糕,趁夜出发。
父女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安稳下来。
而此刻的孙家,孙老爹喝完一碗薄得不能再薄的稀粥后,便被第三个亲家公客气的请出家门。
和前两回被人赶出来的狼狈相比,第三个亲家公的态度已经算是好到了极点。
话也讲得很斯文--孙老爹啊,家里穷,养不起那么多的闲人,你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要还是赖着不走,那就把你女儿索性一起带走吧。
孙老爹一听连女儿都要被赶走了,只能拍拍屁股带着一家老小,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
离开之前,还不忘从亲家公那里讹了几吊钱,只把他亲家公气了个倒仰,前脚人刚走,后脚一口浓痰狠狠的吐到地上。
小说《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谢玉渊:“小师傅,要不要再添一碗饭啊?”
“够了,凡事过犹不及。”
够了就够了,后面那句说得有些多余,感觉像是在教训人。
谢玉渊心里郁闷的想,我还是你的救命恩人呢,你不就是脸蛋长得俊点,身材好点,气势足点,有什么了不起。
于是,她脚放直了,手轻松了,筷子也拿稳了,很不客气的把剩下的菜都吃进肚里。
李锦夜目光一闪,深深看了她一眼后,起身又回到了东厢房。
夜晚行针。
针行到一半时,李锦夜从枕边掏出个锦盒,“给你的,打开看看。”
估计是金子,要不就是饰品,反正不会是太正经的东西--谢玉渊无期待的拆开,顺带多了句嘴,“上回给的金子足够付诊费了。”
下一刻,她看清了盒里的东西,顿时闭了嘴,眼睛倏地睁大了两圈。
盒子里居然是本古籍医书--新修本草。
这书原是由唐代苏敬所著,经过战乱,人间早就寻不到踪迹,师傅只要多喝几口黄酒,就开始念叨那些失踪的古籍。
新修本草,他念叨的最多,上面记录的都是些疑难杂症。
谢玉渊惊喜道:“这……你是从哪弄来的。”
“嘘!别让你师傅知道,知道了,他又要啰嗦。”
谢玉渊二话不说,把书往怀里一塞,“多谢小师傅。”
李锦夜:“我姓李,名锦夜,字暮之。”
谢玉渊沉浸在兴奋之中,痛快的叫道:“多谢李锦夜小师傅。”
“拔针吧。”
李锦夜笑起来,“天色不早了,你早些回家。”
谢玉渊有书就是娘,帮他拔了针,去灶间烧了一锅热水后离开郎中家。
临走时,她慢下脚步回头看。
庭院里夜风飒飒,黯淡月光之下,李锦夜修长的背影化成了一尊石像。
而他的面孔隐在昏暗的阴影里。
她看不真切。
……
谢玉渊子时才睡,然而不到五更天就醒了,是被梦惊醒的,
她梦见她又回到了谢家。
谢家的大宅院精致无比,每一处亭台楼阁上都有谢家祖先题的字,端的是龙飞凤舞。
她和娘各乘一顶小轿由角门而入,角门很大,门口站着七八个扶轿的婆子,好大的气派。
轿子一路往西,到了青草堂。
青草堂里雕梁画栋,正室邵氏带着丫鬟婆子跪了一地。
邵氏哭的凄凄惨惨戚戚,嘴里哀嚎着:“姐姐,妾室终于等到你了,这些年,你们受苦了。”
这时,一个儒雅的男子风度翩翩的迎上来,一手扶着娘,一手扶着她,眼含深情,情深款款,款款中又带出了几滴热泪。
泪,落在她的手背上,就像一团火,一下子点燃了她全身的血。
谢玉渊猛的睁开眼睛,捂着怦怦怦直跳的心口冷笑。
梦太清晰了,
梦里谢二爷那一滴泪还仿佛沾在手背上。
谢玉渊至今百思不得其解,凭谢二爷心狠手辣的手段,那几滴热泪他是怎么憋出来的?
莫非是暗中狠掐了几下自己的大腿。
谢玉渊垂下眼帘,才发现怀里还抱着那本新修本草。
她哂笑了下,好好的送她这么贵重的东西做什么?万一被师傅知道了,又是一顿鸡飞狗跳。
而且小师傅足不出户,到哪里寻了这么一本古籍。
忽然,心里有个念头冒出来。
谢玉渊脸色一变,蹭的一下坐了起来,手拿起衣服往身上一披。
“阿渊姐,天还没亮呢,你去哪里?”李青儿睡得迷迷糊糊问。
“我去趟师傅家,你别管。”
谢玉渊撒了腿就跑,一口气跑到正门口,不知是因为跑得太快的原因,还是心里紧张,心跳得像要从胸膛蹦出来一样。
不等匀平气息,她一脚踹开了大门,目光下意识的去看东厢房,
房门,大开。
谢玉渊脑子里“嗡”的一声,后背不合时宜的蹿起一层冷汗。
她当下深吸口气,踉跄了几步方才冲到门口--床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房里空无一人。
她惶恐的想了想,又赶紧跑到西厢房里。
正如她所料,西厢房里干净的只剩下一张床。
谢玉渊擦了擦一头的汗,低喃道:“他们这是……半夜溜走了。”
似不敢相信一样,谢玉渊又里里外外找了一遍,终于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看到一封书信时,她才勉强相信,这两个货真的是趁夜溜走了。
信很简单,就四个字:后会有期。
里面还夹杂着一张地契,谢玉渊一看地契上的地址,心里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正是镇上的。
谢玉渊盯着地契看了许久,仿佛想在上面看出个花来,许久,她把地契往怀里一收。
长者赐,不敢辞。
她感谢她那二五不着调的师傅,还有冷得像块冰的小师傅。
对了,小师傅叫啥来着?
算了,他叫啥跟她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萍水相逢的路人,他有他的世界,她有她的生活。
谢玉渊神色如常的走出堂屋,胸口却有一点发烫。
她本以为离别如水,泼出去也就泼出去了,却不想这一老一少像是粘在了她心口上,不仅泼不出去,还灼得她心口发疼。
“你们两个王八蛋,就不能大大方方说声再见吗!”
谢玉渊忿忿的回首看一眼,一脚深一脚浅的走进了夜色里。
……
马车里。
“阿嚏,阿嚏!”
张虚怀连打两个喷嚏后,嗅了嗅鼻子,“八成是这丫头在想我。”
李锦夜半倚半躺,浑身上下软得没个正常,和东厢房里那个盘腿而坐的瞎子像不是同一个人。
他掀了掀眼皮,没说话。
“你说这丫头会不会哭鼻子啊,那地契上的房子能不能找着?她这半桶水的本事,也不知道能不能给人看病?嗯--弄不好还会把人治死。”
张虚怀连连摇头,“苗是好苗啊,就是时间短了点,要是能再跟着我几年,太医院的那些个老货都未必有她厉害。”
李锦夜对某人的自言自语,恍若未闻。
“喂,你倒是给点反应啊,做人,能不能不要这么无情无义,那丫头好歹把你的毒给治好了大半。”张虚怀翻了个白眼。
孙家这一通闹,让洛风遥这一天的心情都好极了。
夜幕快降临时,她提着食盒走进师傅家。
师傅家的年夜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要把菜温在锅里。
洛风遥走到灶间,愣住了。
灶台上摆着一只托盘,托盘里的饭菜是满的,已经冷成冰渣子,显然一口未动。
奇怪,每次端进去的饭菜,小师傅总是吃得一口不剩,今天是没胃口,还是身子不舒服?
洛风遥想着小师傅的怪脾气,不敢多问,烧了锅热水,把菜都温上,又温一壶酒。
刚净手打算去东厢房行针时,张虚怀从东厢房走出来。
“丫头,回去吧,我已经替他行过针了。”
洛风遥想了想,走到门口,垂下头。
“小师傅,那我就不进来,锅里温着米酒,和师傅一道喝几盅吧。今儿除夕,咱们得高高兴兴的过。明年春暖花开,我一定让你看到师傅长啥样。”
庭院里,除了北风呼呼刮过外,无人应她的话。
洛风遥也不恼,盈盈一笑,转身冲师傅弯腰鞠了个躬,一溜烟的跑开了。
张虚怀推门而入,冲着床上的人幽幽叹了一声,“怎么不答应一声呢,你就没那丫头想得开,你看看人家……”
晏随祈脸色一沉,浑身上下透出凌厉,目光如刀割锋般的冰冷。
张虚怀轻叹了一声,不知死活的又添了一句,“暮之啊,人得往前看,才能活下去。”
……
洛风遥回到家,家里人都在等着她。
满满一桌菜,闻着都香。
高重端起酒杯,想说几句,偏他又是个木讷的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除夕,是他活这么大,过得最踏实、最满足的一个除夕,
“爹,咱们啥也不说,就放开吃,放开了喝,放开了乐。”
“对,对。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高重好不容易从肚子憋出来一句祝福的话。
“会越来越好。”高氏在一旁跟了一句。
高重柔柔地看她一眼,想把她杯中的酒倒些出来,怕她喝多了。
高氏吓得赶紧把酒杯藏起来,嘴一嘟,嗔怨道:“我要喝,不许抢。”
“好,好,你喝,你喝。”高重拿她没办法。
高氏喜滋滋端起酒杯,自己喝了半盅,又把半盅喂到男人嘴边,“你喝。”
高重笑得见牙不见脸,就着女人白嫩的手,将热酒一口喝完。
高氏眼波流转,把酒盅往前一送,樱唇儿一动,娇嗔的吐出两个字:“还要。”
这一眼,何止把高重的魂儿都看酥了,连李青儿的魂儿都酥麻了半天。
天啊!
高婶到底是哪里长出来的仙女儿,长得标致不说,一举手,一抬眉都像戏文里唱的娇小姐,简直……简直……
“青儿,吃啊,愣着干什么?”
“噢!”
李青儿忙收回视线,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菜。
洛风遥此刻已经自斟自饮了两杯米酒。
这酒是从镇上买来的,家里的荒田才开垦好,麦子才刚刚播下去,得等着明年才能让爹在家酿些米酒。
过了这个除夕,她就得动心思找落脚的地方,是往西边去呢,还是再往南走走,找个水乡小镇定居下来?
“阿渊姐,少喝点,米酒后劲大着呢,会醉的。”李青儿小声劝。
洛风遥嘴角牵上一抹笑意,“青儿,有酒喝,有饭吃,爹娘都在,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日子了,醉一场又何妨?”
做鬼的六年里,年年除夕夜,她听着前院传来的欢笑声,鞭炮声,心里总忍不住抱怨,这样的好日子,她一天都没有过过。
而现在……
洛风遥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以后年年的除夕,她都要这么痛快的过。
……
扬州城过除夕,有守岁一说。
乡野村民没钱买烟花炮竹,团圆饭吃完,一家人吃了点瓜子花生,早早的烫了脚上床。
李青儿忙了一天,又喝了点米酒,酒劲上来一沾枕头便睡着了。
洛风遥翻了两个身,刚要入睡,突然感觉房间里有异样。
她睁开眼睛,只见一条黑影直直的站在床前,她吓得浑身寒毛都竖了起来,嘴一张,正要大叫。
黑衣人出手如电,点了她的哑穴,“公子发病,郎中请小姐过去,得罪了。”
说完,黑衣人把她从被窝里揪出来,把盖在床后头的棉袄往她身上一裹,脚步轻点几下,人就飞出院子。
洛风遥被灌了一嘴的凉风,抖了个机灵,三魂五魄才归了原位,心说:小师傅还真不是一般人,竟然有护卫,还会轻功。
黑衣人像个飘飘荡荡的幽灵,落脚却极为精准,短短片刻,人就已经落在东厢房里。
张虚怀听到动静,抬眼正要说话,却见那丫头穿着中衣,像是被拔了毛的小鸡一样,冻得瑟瑟发抖。
“胡闹,也没急到那个份上,总得让人家穿了衣服啊。徒弟啊,你快来瞧瞧,你家小师傅他脸色发青,发黑,不对啊。”
张虚怀一侧身,洛风遥就着微末的光看到小师傅的脸色,心里打了个突,这是怒急毒攻心。
“他……他受了什么刺激?”
张虚怀剜了晏随祈一眼,遮掩的笑笑。
“和我抢鸡腿,我没给他吃,可能是因为这个受了点刺激。我刚刚用了针,压制不下去,你看看有什么法子。”
洛风遥心里的疑惑一闪而过,迅速把棉袄穿好,走到床前。
走得近了,才发现小师傅整个人以一个扭曲的姿势蜷缩着,拳头握的很紧,手背上青筋根根暴出,额头一层细细的汗,常年不见阳光的皮肤此刻苍白的像只鬼。
“小师傅,小师傅……”
喊了两遍无人答应,洛风遥也没了主意。
张虚怀这一下急了,“你就研究了这一套针法吗?还有没有别的了?”
“有是有,但也不能乱使啊。”
“使吧,使吧,死马当活马医。”
洛风遥面不改色的沉吟道:“唔,让我想想……”
张虚怀当场差点疯了。
什么时候了,还想?
你这丫头到底是不是玄晏投胎啊!
洛风遥此刻脑子里飞快的闪过吊死鬼教过她的那些针法,她下意识的走到床后,一掀被子。
谢玉渊脸上的表情,归根到底就是六个字:“我,值得你拥有。”
张郎中活了半辈子,头一回遇到这种胡搅蛮缠,还搅得理直气壮的人,他感觉喉咙有些发干。
“咳……咳……”
又有两声咳嗽声,从里间传出来。
张郎中浑身一凛,脸上的神情默了半晌后,才从牙缝里咬出两个字:“成交 。”
谢玉渊双手把银针奉上,“郎中,还我银子。”
张郎中没好气的把银子扔过去,赶苍蝇似的挥手:“滚,滚,滚!”
谢玉渊微微一笑,“郎中,口说无凭,你得给我写个字据。”
“你……”
张郎中跳起来,满头的青筋根根爆出,龙飞凤舞的写了几个字,往桌上重重一拍。
谢玉渊拿起纸,见上面墨迹未干,鼓着腮帮子地吹了几下,收进怀里。
“张郎中,明儿见。”
转身离开,她眼角余光瞥见里屋的帘子掀了一下。
一双清冷而深邃的眼眸直入她眼底。
谢玉渊心头一震,忙不迭的飞奔而跑,几个眨眼,就不见了人影。
“虚怀,你入了她的套。”
“咳……咳……咳……”
张虚怀连肺都快气咳出来,半晌,才梗着脖子怒吼。
“反正咱们家也缺个打粗丫鬟,一个月五文钱,我累不死她。对了,这小妖精叫什么?”
……
谢玉渊一口气跑出半里地,实在跑不动了,才往田埂上一坐,直喘粗气。
摸摸额头,冷汗淋漓,到底还是心惊胆颤的。
没错。
她一开始的目的,就没打算花钱买银针,而是做张郎中的下人。
吊死鬼教她怎么行针,教她怎么看病,但她只活到十六岁,痢疾什么症状,痛风什么症状,伤寒又是个什么症状……统统都是纸上谈兵。
实践才能出真知。
银针不能只用来防小人,还要用来救人赚钱,只有赚够了足够的银子,才能带着爹和娘远走高飞。
她是十二岁冬至那天回到谢家的,爹也是在她十二岁那年去世的。
这个年一过,她就满十一。
也就是说,留给她准备的时间,没有多久。
而这方圆几十里,只有张郎中一个大夫,不找他,找谁?
只是,内间里那双让人生寒的眼睛……会是谁?
可以肯定的是,那双眼是男子的。
而且是个极为年轻的男子。
前世,张郎中是个老光棍,没听说他有儿子啊。
就在谢玉渊想得脑袋都快炸了的时候,后背重重的挨了一记巴掌。
“你个杀千刀的小贱人,躲在这里偷什么懒,还不快回去做饭。 ”
谢玉渊回头,冷冷地看着孙兰花,“我爹在家,你也敢让我干活,不怕我爹活撕了你?”
孙玉兰得意的一昂头,“哼!我娘晕倒了,你爹就算再想撕了我,你也得给我干活。”
谢玉渊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
“实话告诉你吧,我娘怀孕了。不像有的人,到现在都没有给孙家留个种下来。”
谢玉渊拍拍屁股上的灰,转身就走。
怪不得孙老二冒着被爹打死的危险,也要向娘动手,原来是刘氏不能侍候了。
前世,他们这会已经被赶出孙家,忙着奔命还来不及,根本没注意到刘氏有没有怀孕。
……
回到家。
就看到爹在门前劈柴火,刘氏坐在大太阳底下翘着个二郎腿,悠闲的磕着不知道从哪来的瓜子。
谢玉渊瞬间明白过来。
刘氏趁着爹在家晕倒,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爹:老娘我怀了身子,金贵的很,以后这家里活,你女儿做。
回到灶间,高氏还在缝衣服。
谢玉渊把衣服从她手里拿走,“娘,不用做得那么快,小心伤眼睛。”
衣服就那几件衣服,都补完了,娘就得回家了。
高氏愣愣地看着她,突然开口,“他,没回呢!”
“还早呢,还要十天,娘别急,爹会回来的。”
谢玉渊盛了点锅巴,把剩余的白菜汤倒进去,拌拌端给高氏吃。
“你乖乖的,等爹回来,我让爹给你买糖吃。”
“噢!”高氏一听有糖,嘤嘤笑了几声。
谢玉渊揉揉她的头发,走到灶前,用碗盛了点热水,咕噜几口喝了下去。
第一天干活,娘吃了东家的饭,她就不好意思再吃。
眼见着天色渐暗,谢玉渊才告别了张郎中,扶着娘亲回家了。
是夜, 张郎中抄起桌上的酒壶,饮了一口,吧砸了两下,叹道:“好酒。”
喝完,他把酒壶往对面一扔。
“你来一口吧,喝完好练功,这南边的天真是受不了,能冷到人骨头里去。”
少年闭着眼睛,准确无误的接过酒壶,往嘴里灌了几口,又扔过去,“没味。”
“就将就喝吧,虽然不能跟咱们草原的烈酒比,但好歹一两银子一壶,贵着呢!”
少年神色淡淡,“行了,扶我出去吧。”
张郎中走过去,伸手托住他的胳膊,引着他往外面走。
走到外间,他把张郎中推开,深吸一口气,开始练武。
拳风阵阵。
张郎中转身,拎出个煤炉,上面煎着正翻滚的药,他把药罐打开闻了闻味,又合上。
“对了,那丫头片子的身世我让人查了下,大有来头。”
少年行拳突然变快,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他说的话。
“那个高氏也大有来头,你知道她娘家是谁吗?”
少年一个跃身,身子轻巧的在空中翻了几个跟斗,落在远处,继续打拳。
张郎中:“……”
不死心!
他跟着走了过去,正要开口,少年收了拳,淡淡开口:“明天别让人家小姑娘饿肚子。”
张郎中突然笑了笑,“你个瞎子,怎么就知道人家小姑娘饿肚子?”
“她今天要不吃点瘪,你会心情好到喝酒?”
“你他娘的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吗?”
少年一提长袍,眯了眯眼睛,“得饶人处且饶人,至少她做的饭菜,人能吃。”
“我做的难道就不好吃吗?”张郎中气得脸都绿了。
少年沉默了一会,“你做的,只能喂猪。”
张郎中气得朝少年竖了竖拳头,胡子翘得都快飞出整张脸。
少年勾勾唇 ,“虚怀,别冲我挥拳头,你打不过我。”
“……”张郎中惊得目瞪口呆。
这货,到底是不是瞎子啊?
另一边,谢玉渊带着高氏倒也没有立刻回孙家,而是先去了一趟陈货郎那。
只是陈货郎的家里一片漆黑,显然是还没有回来。
也不知是不是天黑的缘故,高氏的情绪显得有些暴躁,谢玉渊只能一边哄着一边领着高氏往孙家去。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孙老娘的骂声,她站着静静地听了一会,才知道今天晚上孙兰花粥烧糊了。
谢玉渊心里骂了声活该,和高氏走进院里。
冷不丁,孙老二从里头走出来。
她赶紧拉着娘往一旁避让,偏偏那孙老二一见是高氏,不仅不让,反而直冲了过来。
趁着夜色,他伸手在高氏的屁股上狠狠的摸了一把。
高氏本就暴躁着,这一摸,她吓得直接跳了起来,双手用力揪着自己的头发,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
谢玉渊赶紧抱住她,“娘,娘,我是玉渊,不怕,不怕,爹就快回来了,我们回家。”
说着,就把高氏往房里拉。
孙老二虽然眼馋的不行,但一看高氏这个疯样,也不敢上前。
他是见识过高氏发疯的样子,见谁咬谁,不咬掉一块肉,她死都不会松嘴的。
高氏一进房门,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谢玉渊把她按坐在床上,学着爹的样子,给她揉揉这里,搓搓那里。
直到高氏眼中的血色褪尽,脸上浮出一抹柔色,她才长松口气。
去灶间烧了一锅热水,端进房给高氏洗漱,安顿她睡下。
等人睡沉了。
她把门反锁,吹灭了油灯,躺在高氏身旁,睁着两只黑亮的眼睛,把今天在张郎中身上学到的东西 ,一一回忆。
回忆完,肚子饿得咕噜咕噜直叫,她才想起来,今天自己只吃了一顿早饭,中饭和晚饭就喝了几口热水。
饿得实在受不了。
谢玉渊悄没声的溜到灶间,把孙家人吃剩下的一点糊粥飞快的喝了下去。
粥已经冷成冰,吃下去的时候,连牙齿都在打颤。
吃完回房,谢玉渊踮着脚尖走到一半,浑身的血液直往头顶冲。
凄冷的月色下,一条黑影正在慢慢向大房靠拢。
顾晚谣吓得惊呆了,飞扑过去,低低的唤了一声,“爹--”
这一声爹刚叫完,高氏从屋里飞奔出来,双手死死的抱住孙老大,嘴里异常清楚的叫着,“阿平,阿平!”
孙老大听到喊声,才魂归原位。
他看了看怀里的人,抹了一把嘴角的血,眼睛里涌出一条条的血丝。
顾晚谣头一回看到这样的爹,冰冷的泪水蜿蜒而下。
做鬼的六年,她早就明白一个道理,鬼不可怕,人心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眼里的血色都褪尽时,孙老大一声咆哮:“滚,都给我滚,再也别让我看到你们。”
说完,他甩起手里的榔头,对着孙老爹的脚下,狠狠的砸过去。
这一砸,把地上砸出个“恩断义绝”的大坑来。
孙老爹吓得腿一软,胯间一热,尿了。
孙老娘扶着满身尿骚味的男人,夹着尾巴,灰溜溜的走了。
村人一看没热闹瞧了,向孙老大投去同情的一瞥后,纷纷散去。
顾晚谣却上前一步,对里正道:“大人,偷卖儿童按我国历律,该当何罪?我可否替我爹告官。”
“阿渊。”
孙老大一声厉喝,把顾晚谣往身后一拉,冲里正大人抱了抱拳。
“他们到底养我一场,这个官我不告。只是这孙姓我再不能用,求里正大人改户籍的时候,把这姓改去罢。”
“改成什么?”
“就高吧。”
孙老大随口这么一说,却在顾晚谣脑子里炸起了烟花,一个念头流星般悄然划过。
“就高,高姓挺好,和娘一个姓。”
里正同情的看了孙老大一眼,叹了口气离开。
等人散尽,孙老大呜嗯一声,慢慢蹲下去,双手抱住了头,旁若无人的流泪。
高氏虽然疯傻,却也分得清男人是高兴,还是伤心。她有样学样,蹲在孙老大旁边,也抱着头,默默淌眼泪。
李青儿正要上前去劝,顾晚谣一把拦住。
人一生不过几十年,转瞬就过去,仿佛浮光掠影。爹活了这半辈子,到头来才发现自己就是个笑话。
当哭。
而他心中的痛,旁人抚慰不了,只有疯了的高氏。
……
里正大人是在三天后,把新做好的户籍交到了孙老大手上,上面工工整整的写了两个字:高重。
高是姓;重是重生的意思。
也因为偷孩子的事情被爆出来,孙家人成了孙家庄人人唾弃的对象,这家人不得不夹着尾巴过日子。
不过,夜深人静的时候,孙家人就会像做贼似的,往后山去,眼巴巴也想挖出几根野山参来。
孙老大在那个雪夜后,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只是对高氏更看重了,当真的含进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怎么疼都疼不过来。
他这辈子无父无母无亲无眷,也就这么一个知冷知热的人捂着他的心。
顾晚谣暂时解决了孙家人,心思都在学医上,她已经到了和张郎中寸步不离的地步。
大概此时此刻有人告诉她,郎中是个大王八蛋,她也是不离不弃的。
张郎中刚开始只随她去,也没正经教,反正是个不要钱的小药僮,就使唤着吧。
半个月过去,他慢慢发现这个小药僮天资聪慧,除了一点就通外,还能举一反三,这才慢慢上了点心。
每次出诊的时候,也会带着说一两句病理,顾晚谣统统记在心里。
她跟着张郎中又去了趟镇上,买了些笔墨纸砚台,把每个不同的病症,需要用什么药,如何行针,都用纸记下来。
半夜,李青儿睡得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总能看到她还在灯下沉思。
又过了些日子,张郎中一看药僮的水平一日千里,心里“卧槽,卧槽”了几声,撅着屁股从箱子里扒拉出几本不知道何年何月的医书,扔给了顾晚谣。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能给医书,已是仁至义尽,别的,就看这丫头的造化。
顾晚谣拿到医书,连觉都不想睡了,一有空就捧在手里看,如痴如醉到没日没夜的地步。
高重担心的要死,心想女儿不会看医书,把人给看傻了吧,常常在旁边规劝着。
顾晚谣只用一句话,就将他打发--等学好本事,把娘的疯病治好。
从那以后,高重再没多过一句嘴。
……
转眼,就到了年前,离过年将将只剩半个月左右,七里八乡来找郎中看病的人,突然一下子多了起来。
庄稼人,过年喜欢图个吉利,都想把病除在旧年里,张郎中因此忙得脚不沾地,连吃饭都是匆匆扒几口。
这日夜半,张郎中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已是一轮圆月高悬空中。
“丫头,不早了,收拾收拾回去吧。”
顾晚谣一笑,手脚麻利的桌子收拾干净,药箱归整,“师傅,我给你烧锅热水,天儿冷,你烫下脚再睡,舒服。”
张郎中眼中微光闪过,心想,这丫头还挺孝顺。
顾晚谣走到灶间,把水盛进锅里,锅盖一盖,转身走到灶膛起火。
火苗映着她的小脸,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再有半个月过年,得给家里人一人添一身新衣裳,新年新气象,得穿得体体面面的。
抽空还得往镇上去一趟,备点猪鸭鱼肉蔬菜什么的……
正想着,耳朵里传来几声奇怪的声音,像是风刮过窗棂的声音,又像是野兽呜咽的声音。
时有时无,听不真切。
顾晚谣正想凝神再听时,张郎中匆匆忙忙走进来,“回吧,回吧, 这水我自己来烧。”
“师傅?”
“滚滚滚……老子累了一天了,不想泡脚,就想上床睡个整觉。”张郎中赶苍蝇似的。
顾晚谣轻轻地皱了一下眉,感觉张郎中今儿有点不对劲。
张郎中见她还愣着,露出一个有点恶意的笑容,“小丫头片子,你要是不想走,那就留下来帮我洗脚吧。”
想得美!
顾晚谣无声翻了个白眼,往灶膛里塞了一把柴火,拍拍身上的碎屑。
“师傅,那我先走了。”
张郎中用一种奇异的目光看着她,好像她是什么洪水猛兽似的。
看完,他的目光又瞄了东厢房一眼,脸色阴沉了下来。
死瞎子又犯病了!
谢玉渊死的时候,只有16岁。
她是被人吊死的,所以成了吊死鬼。
做鬼之后,她才知道在槐树上吊死的鬼,地府不收。
槐,从木,鬼声,乃灵精之树。
她的魂魄附着在槐树上,只有等待下一只吊死鬼出现,才能去地府投胎。
偏偏这处院子自她死后,就被一把铜锁锁了起来,别说吊死鬼了,就是连个活人都看不见。
老天爷似乎有意把她困在这棵槐树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做人时不顺,做鬼亦不顺,谢玉渊心里恨得不行。
更让她恨的是。
每夜,子时。
有个来自异世的吊死鬼,天天缠着她讲医术之道,用针之道。
还天天在她身上左戳一针,右戳一针,把她浑身扎得跟蜂窝煤似的。
这样痛苦的日子持续整整六年。
六年后。
月圆之夜。
斑驳的木门发出吱呀的声响,
谢玉渊一看来人,身上根根汗毛竖起。
她怎么会来?
白衣女子立在槐树下。
那一瞬,世间万般铅华,也难掩她脸上的那份落寞。
她将手中的麻绳往槐树上一套,用力打了个死结,又搬过一块大石,慢慢将脖子套了进去。
谢玉渊吓得魂飞魄散,眼睛要从眼眶里瞪出来。
她等着下一个吊死鬼的出现,没想到竟然等来了她的母亲。
谢玉渊心痛如裂,扯着嗓子喊拼命的喊,“娘……娘……”
人鬼殊途。
她喊破了嗓子,没人能听见。
玉渊的眼泪落了下来,她离那棵槐树越来越远……
“我师兄,这几天他在出天花,见不得人,吹不得风,已经被我师傅关了五天五夜了。官爷,您要不放心,我把门打开,您去瞅一眼。”
谢玉渊蹭蹭蹭跑到东厢房门口,大大方方把门推开。
脸上的表情仿佛在说,“官爷,您快来看啊,没事的,天花隔得远,不怕传染。”
如她所愿,年轻的官兵露出一副见了鬼的表情,嫌弃的瞪了谢玉渊一眼,心想,老子还想多活几年呢。
“官爷,西厢房是我住的地儿,我是这里的郎中,这丫头是我收的徒弟,就住村东头儿。”
张郎中说话的表情,跟哈巴狗没两样,就差伸出爪子,讨好的往官爷身上挠两下。
“兄弟们,有发现吗?”
“老大,没有发现。”
官爷把银子往袖口里一塞,大手一挥,“撤。”
话落,屋子旁的树梢上,两个黑影对视一眼,慢慢将手里的长剑隐了回去。
一呼一吸间,两人仿佛已经与大树融为一体。
谢玉渊长长松了口气,她把东厢房的门带上,点头哈腰的跟过去,“官爷慢走,官爷辛苦了。”
张郎中被她脸上的谄媚惊了一跳,心想,这世上竟然还有比他更会溜须拍马的人。
他不服!
官兵稀里哗啦一散而空,谢玉渊捂着怦怦直跳的胸口,腿一软,跌坐在地上。
张郎中虽然表面镇定,但内衣却已经被冷汗湿透。
正要长松出一口气,不知想起了什么,神色忽然狰狞起来,一撩锦袍,他冲进了东厢房。
“丫头,把我的银针拿来。”
谢玉渊挣扎着爬起来,在堂屋的药箱里找到银针后,很有规矩地站在东厢房的门口低声道:“师傅,针拿来了。”
她两辈子加起来,都没见过那样一副好的皮囊,而且是出现在穷乡僻壤。
事出反常必有妖,她还是远着些比较好。
张郎中一回头,见这丫头远远站在门口,气得两眼翻翻,“蠢货,油灯呢?”
谢玉渊:“……”你侄儿房里难道连个油灯都没有?
她又折回堂屋,拿着油灯站在门口,“师傅,油灯来了。”
“给我滚进来,把油灯凑近点。”
张郎中这会连白眼都没力气翻,这瞎子又犯病,而且还耽误了小半刻的时辰,要命了!
谢玉渊硬着头皮走过去,往旁边错了一步,才掀起眼皮去看。
这一看,她惊了一跳。
床上的少年悄无声息,容颜雪白,嘴角一丝细细的黑血,像一朵有毒的残花。
“他……是死了吗?”
张郎中一瞬间神色有些茫然,随即,他像只被人踩了尾巴的猫,一下子炸了毛。
“你死透了,他都不会死,算命的说他是长命百岁的命,无知小儿,给我滚一边去。”
谢玉渊被骂得很冤枉,正要为自己辩解几句,却见张郎中阴沉的脸上,笼着一抹悲伤。
心,不由的往下一沉。
“郎中,你行针吧,别耽误时间了。”
张郎中心想,我大概是被这丫头给气糊涂了。他三下五除二,把床上的少年剥得只剩一条短裤,露出精壮的上身。
谢玉渊赶紧低下头,盯着脚下的方寸之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然而,眼睛却像不受控制一样,忍不住抬起去看。
她想看看张郎中如何行针。
张郎中此刻心无旁骛,手起针落,快若闪电,没多久,李锦夜身上便插满了银针。
谢玉渊鼻尖闻到一抹血腥味,一低头,少年垂下的指尖慢慢渗出黑血来,一滴,两滴,三滴……
“他是中了毒吗?”谢玉渊脱口而出。
“小贱货,挺什么尸呢?青天白日的去寻死,你倒是死啊!孙家上辈子作了什么孽,招了两个贱货进门。”
谢玉渊猛的睁开眼睛。
在片刻的迷茫过后,她呆呆地看着头顶的房梁。
这是哪里?
做了六年的鬼,她不是应该投胎去吗?
骂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夹杂着笤帚抽打的声音。
“你个贱货,整天除了装疯卖傻,就是勾引男人,窑子里的妓女都比你干净。破烂货,狐狸精……”
“疼……疼……别打……”
怯怯的声音,仿佛来自地狱。
谢玉渊心里一惊,蹭的从床上跳下来,冲到庭院,目光死死的盯着墙角边瑟瑟发抖的女子。
她,还活着!
眼泪夺眶而出。
“娘--”
谢玉渊冲过去,扑倒在高氏身上,用身体死死的护住了她。
“我就说你个小贱货装死吧,我让你装,我让你装……”
笤帚招呼到身上,谢玉渊无声地笑了。
老天有眼!
又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
胸口痛楚难当,似有烈火灼烧。
谢玉渊咬牙发誓,这一世,欠债的还债,欠命的还命。
谁也别想逃掉!!
……
“哟,小娼妇护着大娼妇,咱们孙家什么时候成窑子窝了?”
放你娘的屁!
谢玉渊抬头,冷冷地看妇人一眼。
这货是孙家二媳妇刘氏,长得小鼻子,小眼睛,没胸,没屁股,
一张嘴比粪坑还要臭。
“哟,小王八蛋还敢瞪我,我打不死你。”刘氏火冒三丈,提着笤帚又要打。
谢玉渊不闪不躲,指了指大门口:“二叔来了。”
刘氏脸色一变,立刻扔了笤帚,陪着笑脸迎上去,“当家的,今儿这么早就从地里回来了?”
孙老二瞪了她一眼,“瞎嚷嚷什么,回去!”
刘氏被男人一吼,屁都不敢放一个,低眉顺眼地跟在男人身后。
孙老二走到门口,顿下脚步,目光猥亵又阴沉地看了谢玉渊一眼。
谢玉渊装作害怕的样子,就势低下头,掩住了眼底滔天的恨意。
孙家一共有三个出嫁女,两个儿子。
她爹虽然是老大,却是半路捡来的。孙老二才是孙家唯一的亲儿子。
孙家穷得叮当响。
好不容易把三个女儿嫁出去,换了一点彩礼钱,老两口就张罗着给亲儿子娶媳妇。
她爹打光棍到二十八岁,在乱坟堆里捡回来一个疯媳妇和一个拖油瓶女儿。
疯媳妇就是她娘,拖油瓶就是她谢玉渊。
那年,她刚满六岁。
娘虽然疯,却长得极美,孙老二自从她们进门,就像条狗一样盯上了。
好在爹把娘保护得很好,这条狗一直没有机会得手,就这样太平的过了几年。
后来。
光景不好,爹被孙家人逼着,跟人进山挖煤赚钱,三五天才回来一趟,这色狗就开始蠢蠢欲动。
谢玉渊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痛意。
前一世。
娘还是被这个畜生堵住了门……
她被孙家两条老狗绑在屋外,嘴里塞了破布。
那一夜,她听着娘撕心裂肺的叫声,眼泪都流干了。
孙老二发泄完后,提着裤子出来,色眯眯的摸了一把她的脸。
“小贱货,很快就轮到你了。”
爹从矿上回来,和孙家人大打出手,他们一家人被扫地出门,寄住在村东头的破庙。
爹为了给她们娘俩安个能遮风挡雨的家,冒险跟人去挖死煤,最后死在矿道里。
再后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