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王动谢秀娘,也是实力派作者“王动”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4-24 08:4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王动谢秀娘,也是实力派作者“王动”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此时他骑在一匹瘦弱的骡子上,看着周围的景色,摇头晃脑地叹道:
“看看这穷乡僻壤,官道残破,连家酒肆都没有,想不到我王天学沦落如此,真是天嫉英才,辱没斯文。”
韩仲叫道:“王先生,您每日醉酒,连老婆孩子都不养,才是真正的辱没斯文。”
众人都是笑了起来,虽说此行只找来一个酗酒的医士,不过总算以后堡内军民征战有了一定的保障,各人还是心情愉快的。
王天学不说话,显然韩仲的话让他脸上无光,半响,他才低低说了一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乡间匹夫,言语粗俗,吾不愿理会也。”
……
一行人过了董房河,远远看到那竖立在河岸边那雄伟的大水车,郑经纶与王天学都是吃了一惊。
王天学睁大眼睛只是看,郑经纶叹道:“如此短的时日,王大人屯堡便有如此成就,真是难得。”
一路而去,再看到河岸水渠边一片片的田地,郑经纶只是赞叹,听得王动也很是高兴,这屯堡倾注了他众多的心血,得到别人的肯定夸奖,不高兴是假的。
近了百户渠畜场时,看到那一个个的猪圈与鸡场,郑经纶又是感叹,王天学与众伙计们也是看得好奇。
忽然王动看到猪圈那边聚了一大群人,内中的呼喝叫骂声不断传来,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出了什么事?”
韩仲奇怪地叫了一声。
远远的看那边还有大群围观的靖边堡军户,看到王动等人回来,他们大喜,各人奔了过来,一人大叫道:“大人,不好了,那许小娘子与几个妇人打起来了,现在她们各聚了一群人,正要械斗呢。”
王动喝道:“怎么回事?”
那些军户七嘴八舌地说明,原来今天早上喂猪时,有几个军户妇女对许月娥冷言冷语,说她身子都不干净了,还有脸活着,真不知道什么叫羞耻。又有女人说她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敢杀害,真是心似蛇蝎,等等等等。
往日这样的冷言冷语也不少,许月娥只是默默听着,也没什么表示,今日不知怎么了,抽出扁担就将一个正说得高兴的妇女打得头破血流,旁边几个妇女大惊下上去责骂她,也是一样被她打破了头。
这下可捅破了马蜂窝,这些妇女原是流民加入,都是一个村或是一个家族出来的,向来都是有事一起上。她们一声招呼,从畜场或是田地中正在劳作的本乡军户立时蜂涌过来,各人或是扛着镐头,或是扛着锄头,气势汹汹,就要将许月娥砸成肉酱。
不过许月娥也不是一个人,靖边堡内同样住着一些被后金军掳过或是匪徒糟蹋过的女子,她们平日住在堡内,也是忍受了各人不少冷言冷语,心下都有气。便忍不住出言帮助许月娥,随后那些军户女人同样对她们一阵大骂,骂得她们个个也是怒火上涌,各人也是一样拿出扁担、棍棒加入了许月娥一方。
王动等人过去时,双方各几十个人,正拿着棍棒、扁担、扫帚、锄头等武器在对持,一边“贱货,臭女人……”之类的互骂。乡下女人,自然嘴里骂不出什么文雅的东西,传来的言语极为的不堪入耳。
王动看到许月娥侧身端着一根扁担,身形步法极象平日战兵队操练的枪击之术,不知道她怎么学来的。看她这个样子,对面那群妇女虽然骂得厉害,却不敢怎么近她的身前,只是挥舞着扁担棍棒怒骂着。在她们那边,还有几个妇女捂着头正坐在地上嚎哭,王动果然看到她们个个头破血流的。
双方怒骂指责中,王动还看到军户妇女那边有几个青壮也是拿着棍棒在虎视眈眈着,看他们样子,竟还是战兵队的成员,王动的脸色阴沉下来。
看到王动等人过来,一片的声音:“大人回来了。”
各人纷纷让开道路。
王动来到人群中间,四周一片的“大人给小的做主啊……”等声音。
王动不发一语,只是阴沉着脸看向众人,在他目光的扫视下,各人都是心惊胆战,不由自主全部跪了下来。
王动首先冷冷地对那几个战兵队的青壮道:“你们长本事了,学好我军中的技艺,原来是用来作妇人间的争斗。”
那几个战兵都是心惊,匍匐在地上一言也不敢发。
随后王动淡淡道:“是怎么回事,你们都说说吧。”
立时双方各出来几个女人,七嘴八舌的,将事情一一说出,一面指责对方,为自己辩护。
双方的指责与辩解声中,那许月娥仍是神情冷漠,一言不发地跪着。
王天学这时却赞了许月娥一声:“好一个刚烈的女子。”
惹得众人侧目,不知道这个穷酸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听着双方的声音又是越冒越高,王动喝道:“好了。”
立时场中又是一片的安静。
王动指着地上那几个仍是涕泪交加,头破血流的几个军户妇女喝道:“你们几个妇人,为何对许姑娘她们冷言冷语?都是堡内的姐妹,何苦取笑她们?今后如有人再风言风语,严责不怠。”
那几个妇人一惊,立时嚎哭声无影无踪了。
王动又对许月娥喝道:“许姑娘,你如有不平,可以找堡内的管事与队头分说,甚至可以找本总旗与你作主,你怎能动手殴伤她人?”
许月娥跪在地上,静静地道:“月娥知错,甘受大人责罚。”
王动淡淡地道:“你其情可悯,然其法难咎,来人,给我重责许月娥二十军棍,以警效尤。”
韩朝出来,取过一个战兵手中的棍棒,将许月娥按倒在地,一五一十地打着军棍,许月娥只是静静咬牙忍受。听着军棍落肉的声音,场内静得吓人。
完毕后,许月娥平静地向王动叩了一个头,道:“谢大人责罚!”
王动淡淡地看了她半响,心下也有些佩服她的刚硬。自己虽与许月娥是一庄之人,也算是熟悉之乡邻,不过现在自己身为一堡之主,却不可以袒护任何人。
这时脚步声响起,齐天良,杨通,钟荣,还有陶氏,刘氏几人匆忙赶来,他们在听到畜场这边纷闹械斗的消息后,便匆匆赶来。见王动等人在这,几人都是心下惴惴,怕王动会怪罪他们这些留守的人监管不力。
王动扫了他们一眼,转向面前各人,大声喝道:“以后堡内严禁私斗,如有军户纠纷,可以找相应的队头,管事分说,甚至可以来找本总旗我!以后论是谁再私斗,无论有理无理,一律重责,尽数驱出堡外!”
他更是提高了声音:“如有堡内战兵参与私事械斗的,一律重责一百军棍,驱逐出堡!”
他喝了一声:“你们可是明白?”
一片的声音:“小的明白,谨遵大人之令。”
王动对钟荣道:“钟先生,你取五斗米,十斤肉与许姑娘,让她将养下身子,这半个月,她就不必干活了。”
钟荣除管理堡内文书外,还管理着堡内的粮米仓库,听了王动的吩咐,他拱手道:“学生明白。”
陶氏也是连忙应了一声。
王动又道:“被打伤的几个妇人,同样每人支取粮米二斗,肉二斤,休息十日,俸米同样支取。”
那几个妇人连忙爬起来感谢。
见事情如此处理,王天学摇头晃脑地说道:“大人执法如山,严明顾理,佩服,佩服。”
郑经纶与那些万胜和的伙计都是相互点头。
……
陶氏,齐天良几人大声喝令那些军户与妇女继续干活,许月娥与几个受伤的军户妇女被扶进堡内休息。
王动也是领着王天学,郑经纶等人赶着粮车自永宁门进入堡内。
眼下靖边堡除了堡外的较场,还有堡墙上的女墙城楼等设施还未修建好外,余者已是与别地军堡无异。
看这屯堡虽小,但夯筑的堡墙却是非常结实,给人以强烈的安全感。而且堡内屋舍井然有序,特别是内中干干净净,这是非常难得的。靖边堡的街巷都用山石铺就,两旁设有石砌的排水沟,堡内还有公共澡堂与公共厕所,街上没有一处垃圾,内中走的军户虽是衣衫破旧,却是个个身体洁净,神情轩昂,身强力壮。
干净、充满生气,就算在州城内,这种生机盎然的气质也是难见,更不要说这里只是乡下一个小小的屯堡罢了。
王天学大开眼界,他叹道:“没想到这僻野之处也有如此桃源盛地,学生真是开眼了。”
他的心情愉快起来,或许自己从州城来到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郑经纶与那些伙计也是惊奇,人人议论纷纷,看到这靖边堡,郑经纶更增强了与王动合作的信心。
靖边堡内建了一个馆舍,就在总旗官厅的不远处,专门招待一些外来的客人。
王动吩咐钟荣先将万胜和送来的粮米入库,又安排王天学、郑经纶等人在馆舍内住下,让钟荣陪着他们聊天,等晚上再为他们接风洗尘。至于王天学的事,王动计划在堡内选几个伶俐的年轻人,以后跟着王天学做学徒。
韩朝几人回营房休息,王动则与钟调阳回到官厅后的王家宅院内。平日里,钟调阳虽也住在营房内,不过王动也在宅院中为他准备了一个房间。
几个年老的军户与几个壮妇迎了出来,将二人的马匹牵到后院去喂养。
这些人都是王动从堡内军户中雇佣来的,个个老实厚道,专门用来服侍母亲,这些人被王动选用,自是人人欢喜,家内也是莫以为荣。不过现在王家宅院内没有粗壮的年轻人,现在堡内劳动力珍贵,王动可舍不得用那些青壮劳力。
见了王动二人后,钟氏与谢秀娘都是欢喜。
钟调阳站起身来,深施一礼:“父亲的事,让姑母与表弟费心了。”
钟氏叹了口气,道:“都是一家人,就不要说这样见外的话了。
不过我这个弟弟一向好高骛远,不肯踏实,我这个做姐姐的,是要好好劝劝他。
他一个做舅舅的,总不能事事来烦劳外甥才是。”
她叹息了一阵,又想起一件事,对王动笑道:“对了动儿,你现在升为总旗,屯堡的事也上了轨道,该把你的婚事办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这终身大事,为娘可不能给耽误了。”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王动现在战兵队中只有刀盾兵,长枪兵,火铳兵三个兵种。
在那些老兵中,他们的列队组队,相互撕杀配合,己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所以每天上午的队列训练后,王动下午便是训练他们的个人技艺能力。
戚家军中考绩军士技艺细分为九等。王动的军队才刚刚训练,便粗分为上,中,下,不合格四等。
每等都有不一样的待遇与奖罚措施。上等者,每天都有肉吃,还可与伍长平起平坐,见了队长,也只需作揖,不需下跪。中等者,每三天吃一次肉。下等者,每天只吃干饭。每次考后不合格者,重打军棍十下,五次不合格者,重打军棍三十下,驱逐出战兵队,降为辎兵。
以后每两月一考,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次原等,可以免责。二次原等,打五棍。三次原等,打十棍。五次以上原等不进者,打三十棍,驱逐出战兵队,降为辎兵。
一切视军士成绩而言,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比例大,连队长伍长都要受处罚。
以刀盾兵为例,他们持盾牌时,能舞动遮蔽住自身为下等。能试刀冲入枪阵内为中等。令他们持牌与长枪兵对打,打得对手不及反手为上等。
王动近期还造了一批标枪,用以刀盾兵使用。
以后刀盾兵手投标枪,以二十步为标准,如能命中挂立在那里的三个铜钱。中一个,下等,中两个,中等,中三个,上等。一个不中,为不合格,便要挨打军棍了。
这个标准远低于戚家军的考绩练习,不过王动不急,慢慢来。
长枪兵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练习长枪,也是在二十步外立人形木把一面,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内。
在擂鼓时,他们飞身挺枪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后,如有三次可以将孔内的木球刺于枪上,便为上中。两次,中等。一次,下等。一次都没有,而且试枪时的手法、步法、身法、进退之法不严谨,便为不合格,军棍侍候。
这种等级赏罚制度出来后,每个军士都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而且还将自己队内每个人都视为了竞争对手,不过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是王动乐于见到的。
古时的冷兵器作战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为了锻炼各人腰力,王动还吩咐工匠们做了一批石锁,让这些军户每天都要锻炼数十下。
……
不过刀盾兵与长枪兵的练习容易,火铳手的练习则比较困难。
他们练刀还好,主要是鸟铳的射击训练难办,不是因为各人都打不中,而是训练火器时的成本问题。在这大明朝,就算是一根精良的鸟铳,那铳管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几十次。每天打个几次,十几天后,一根铳管就报废了,再造一根铳管,起码要一个月的时间。
大批量下来,所需的银子也不少。
而且这个射击训练,没有大量的弹药量是不要想出来的。铅子可以让堡内工匠造一些,不过王动现在的子药硝土,基本上是向外购买。银钱与子药原料问题,严重制约着王动火器兵的发展。
不过王动相信这个问题自己有办法解决,军中的那些鸟铳手,王动还是让他们尽情练习。
此时在堡外那个还是非常简陋的较场上,火铳的击发声音啪啪不绝。
王动正站在韩仲所领的乙队面前看一个鸟铳兵在射击,韩仲,杨通,高史银,钟调阳几人都是围在王动身旁看着。
那个鸟铳兵或许只有二十出头,脸长得圆乎乎的,颇为白净,不过神情却是专注,众人站在自己身后仍是恍然未觉。
他熟练地装好子药铅弹,然后眼睛瞄那照星,对准前方五十步外一块靶子扣动了板机,“啪”的一声响,却是命中。
然后他又试射了两枪,又是命中。
众人都是叫了一声好。
王动现在不敢与戚家军相比,训练鸟铳时,只是在五十步外立一靶子。不过训练标准倒是一样,三发全中为上等,三发一中为中等,射六次,中一次者为下等。射六次,一次不中者为不合格。
这位鸟铳手连射三铳都中,真是神射手。
注意到王动的目光,韩仲也颇为自得,毕竟这鸟铳手是他队上的兵。
王动招来这鸟铳手问道:“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的人?”
那鸟铳手射击时果断专注,但对上王动等人时,却是神情慌乱不安,他紧张地摸着自己的衣角,声音颇为细气,道:“回大人,小的叫钟显才,蔚州人。”
王动点了点头道:“你射得不错,本官要奖励你,来人,有赏。”
……
王动赏了那鸟铳手钟显才一钱银子,然后又在较场内到处巡看那些军士训练,同时心里还盘算着一个问题。
经过自己制定的工匠奖罚制度后,李茂森他们制造出来的鸟铳大多合格,而且铳口定制大小基本都有一定的标准。质量的优良使得鸟铳手在训练时可以放心地托着铳身,贴近铳尾仔细瞄准,大大提高了鸟铳的命中率。
不过虽是如此,各兵的射击装填速度还是显得慢些。以这钟显才的射速,也要近一分钟才射出一发,别的鸟铳手射击速度就更慢了。
明朝鸟铳的射击步骤大约有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火绳等几步,熟练的射手平时不过是一分钟一发,有些普通的鸟铳手,到了战场上,手忙脚乱的,能两分钟射出一发就算好了。
虽然现在自己没有办法造出燧发火铳,不过可以在鸟铳的装填速度上想想办法。
大明军中的鸟铳手在弹药装填上有一定的定制,比如戚家军中,鸟铳手每人就背着装有火药的竹管五十三个,都是定量的。另一个袋中也放着铅子五十三个。
不过还可以再进一步,王动想到了后世的纸筒定装火药。
那纸筒定装火药,是将定量的火药与弹丸全包于一个长形的纸筒里面,装填时用嘴咬开纸筒,先倒一些火药到火门,余下的火药连弹丸全塞入铳口就算完成了。
这样不但保证了枪弹每次射击的威力,也可以大大减少火药的装填步骤。这让普通士兵的鸟铳手可以达到一分钟一发的速度,熟练的鸟铳手,每分钟射击两次是没问题的。
想到这里,王动很是兴奋,他招来了匠头李茂森,询问他此法可是可行。
李茂森沉思了良久,他拱手道:“大人高才,此法确是精妙,可以大大提高铳手们的发击速度。”
随后他又是脸有难色:“只是如此一来,分药装弹需要人手较多,以小的那些匠工,怕是人手不足。”
王动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会调派一些人手给你。”
现在靖边堡有居民百户,其中男子两百多口,妇女二百多口,除了一百多的壮年男子外,余者老弱男子与妇女孩童都可使用。他盘算了一会道:“这样吧,在你作坊的旁边再建一个坊间,我会调派老弱男子十五口,壮妇二十口给你,每日你便让他们分装弹药,以后他们的月粮工食也由堡内分发。”
李茂森脸上露出喜色,如此一来,他就不必担心人手的问题了。
王动强调道:“每一根定装纸筒的药量都必须过秤相同,这点上,你要监督好。”
李茂森道:“大人放心吧,小的一定会管好的。”
……
很快的,李茂森便制做出几根定装纸筒弹药的样品出来,放在一个专门的油包弹药袋内,拿到堡外由那个鸟铳手钟显才试射。
接到任务后,钟显才熟悉了一下这个背在身上的弹药袋,然后按王动说的,进入专注的境界。
他将鸟铳拿在手中,将火门打开,然后抽了一根定装纸筒出来,用牙咬开纸壳弹筒的一端,倒了一些火药入火门内。将火门关好,然后将纸筒内的火药及弹丸一起塞入铳管内,用通条捅好,火绳也早已装好,就完成了射击的准备!
钟显才试射了几铳,起初还有些生疏,随后越打越熟练,依他估计的,这定装纸筒弹药确是可以大大节省装填时间,他一分钟可以打三发左右。余者鸟铳手,熟练后,每分钟也可以打两发左右,就算是上了战场,在各方面情况的影响下,一分钟打出一发是很轻松的。
围在王动身旁的各人还有各队中的鸟铳手也很高兴,各人都希望以后就使用这种定装纸筒弹药。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王动吩咐在匠作坊旁又兴建一个大房间,他也在堡内选了一批老弱与妇女过去帮助李茂森分制弹药,这些人以后都可以拿到固定的月粮工食,如果干得好干得多的话,同样也都有奖励。
这批新的军工厂工人都很高兴,他们平日家中并不是主要的劳力,眼下却也可以拿到月粮工食,这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回到家中说话声音都大了一些。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