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吾将以身祭天,惟愿卿世世长安。前文+后续

第4章

发表时间: 2025-04-22
少见的轻快:“照着你的铃刻的,挂在铸模上,风过时会响。”

秋风吹落第一片银杏叶时,昭宁开始向裴溯描述现代生活。

她画地铁线路图,用便签纸写下“手机”的功能,甚至把自己的工牌照片打印成微缩版,塞进鼎腹。

裴溯的问题越来越多:“铁制的车能在地下跑?

比马拉的车快吗?”

“展柜的玻璃为何不会碎?

是不是比青铜还坚固?”

但他很少提自己。

直到那天,昭宁在信里说起文物修复的意义:“我们修补的不仅是文物,更是千年前匠人的心意。”

裴溯的回信突然慢了五天,字迹也变得沉重:“若你知道,这鼎的每道纹都是用铸鼎师的骨血刻成,还会觉得心意珍贵吗?”

昭宁握着笔的手顿住了。

窗外的银杏叶正扑簌簌落下,像极了信里说的“桑林落叶”。

她忽然意识到,那些偶尔出现在信里的铜渣、沙粒、草木香,或许都是裴溯在铸炉旁、在桑林下、在即将完成的鼎身侧,用沾满铜锈的手写下的。

“裴溯,” 她盯着鼎腹,轻声说,“你铸的鼎,会被现代人记住的。

你的名字,也会。”

墨迹在鼎内晕开,她不知道三千年前的人能否听见,但指尖触到的青铜,似乎比往常多了丝温度。

霜降前夜,裴溯的信里突然出现个突兀的问题:“你所在的时代,可还有‘人祭’?”

字迹歪斜,最后一笔拖出长长的划痕,像笔尖在铜面上打滑。

昭宁盯着那个“祭”字,发现笔画里混着暗红,像是渗了血。

她猛地站起身,银铃手链撞在修复台上发出脆响。

窗外的月亮被乌云遮住一半,青铜鼎在阴影里泛着冷光,那些曾让她觉得温柔的墨痕,此刻突然蒙上了一层寒意。

“人祭?”

她喃喃重复,忽然想起西周史料里的只言片语。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银铃,铃身的云雷纹硌着掌心——那是裴溯刻在小铃上的纹路,也是铸在祈雨鼎上的纹路。

原来从第一次通信起,他就在试探,在隐忍,在等待她发现真相的那天。

昭宁取出笔记本,翻到记满裴溯字迹的那页。

三个月来的对话像青铜锈般层层叠叠,她忽然发现,所有关于铸鼎的细节,都绕不开“火候祭纹骨血”,而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