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祝凤兰甄皓的其他类型小说《六十六年风雨人生路后续》,由网络作家“令狐海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回来以后,我反复阅读郝校长给我的一本被他亲自画了多处的党课教材《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星期以后,我怀着崇敬与坚定的信念,向中学党支部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此后,党支部所有的学习活动,我都可以参加。在全校学生中,写过入党申请书并且参加党支部学习被党组织列为培养发展对象的只有我一个。当时,我们班有56名学生,团员也只有12人。那时学校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七人。他们是郝玉林(校长兼支部书记)、雷怀成(已退休的老校长)、曹金成(现任主管教学的校长)、胡成荣(青年教师)、余银必(总务主任)、黄红友(会计)、丁怀庭(校办厂长)。参加了党支部的学习活动以后,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我开始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等方面去认...
《六十六年风雨人生路后续》精彩片段
回来以后,我反复阅读郝校长给我的一本被他亲自画了多处的党课教材《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星期以后,我怀着崇敬与坚定的信念,向中学党支部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此后,党支部所有的学习活动,我都可以参加。在全校学生中,写过入党申请书并且参加党支部学习被党组织列为培养发展对象的只有我一个。当时,我们班有 56 名学生,团员也只有 12 人。
那时学校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七人。他们是郝玉林(校长兼支部书记)、雷怀成(已退休的老校长)、曹金成(现任主管教学的校长)、胡成荣(青年教师)、余银必(总务主任)、黄红友(会计)、丁怀庭(校办厂长)。
参加了党支部的学习活动以后,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我开始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等方面去认真思考问题。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觉悟有了极大的提高。
我时时刻刻都牢记,我是个要求加入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的时代青年,我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同龄人和同班级中的中学生,更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有无监督,我必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学生,怎么样做才够党员标准呢?我想,是不是在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活学活用先进思想,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坚持正确的路线,与不良思想和行为彻底决裂。平时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大公无私,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我把这次想法进行梳理后,写了一篇题为《用行动向党组织书写我的入党志愿书》的材料交给郝主任。郝主任在党支部学习会上讲读了我的文章。党员们一致认为,我对党组织的认识是比较透彻、全面、正确的,入党动机是纯真的。现在就是要看实际行动也就是具体表现。党员们分别对我提出了具体的努力方向和要求。这使我更加充满希望,坚定了信心。
时光流转,到了一九七五年秋,我进入了高中二年级。新学期刚开学,学校组织传达了一项重要的会议精神。学校的活动重点又转向了宣传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精神上来。我从来没有看过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资料和报告,学校也没有详细传达。我只是在学校所印的宣传材料上看到一些人如何坚持奋斗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事迹。
按照这些材料,我写了一篇读后感,题目是《思想要革命,行动要大干》。老师们读后,纷纷表扬说写得有深度,可以投稿。后来,县广播电台播出了一个中学生学习相关材料的体会和感想,文章当然是经过加工的,但主要结构和内容仍是我写的。这一下我又被推了出去,成了全县积极进取活动的积极分子。在全县青年积极进取代表大会上,我代表全县在校学生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我代表学生参加过县里的会议回来以后,郝主任对我说:“你要学习外地的经验,发动班级学生为积极进取的事业服务。课可以少上或不上,反正你总是成绩优异,在这个时候,积极进取比考试得高分更重要。”
小甄庄,宛如一颗隐匿在时光深处的明珠。这里仅有十户人家,大人小孩算起来总有大几十人。
进出庄园只有南北两个出口。每逢阴雨天气过后,庄园外的土路走上去平整干净,穿土布鞋也照样行走。
可进庄园的南北桥口却总是道路泥泞,让人举步维艰。每当此时,父亲就如同一位英勇的卫士,拿着铁锨清理泥泞,为全庄人开辟出一道通道。
他的身影,在那泥泞中显得格外高大。
年年月月,天天如此,他成了庄园里妇孺皆知的“清道夫”。
父亲,仿佛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他吃苦耐劳的能力超乎常人,一个人能抵三四个人干活,整天连轴转不停歇。
在家庭中,他是顶梁柱,对母亲和我们子女无比疼爱。他的心中,家庭就是他的全部世界。
然而,父亲在对待家庭和公共利益关系方面,却让人觉得有稍许私心。
有时,他也爱占他人一点小便宜。邻居亲友们对他常有小看法,这使得他在大众中的社会形象较母亲稍逊一筹。
小时候的我,觉得父亲有些自我为中心。他渴望所有人都尊重他,若不被人放在眼里,他便不会理会对方。
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尊、自强、自立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他觉得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他干不了和干不好的事,也没有别人比他更强。
这种心态让他在人群中异常要强,总是成为核心般的存在。只要他主张,别人往往很少发言。
父亲还传承了奶奶的诸多优点,能吃苦受累,有使不完的劲。性格要强且刚愎自用,认定的事别人很难劝动,内心决定了就不会回头。
他在家中让母亲当家,自己不轻易管闲事,但也因此常和母亲争吵不休,甚至动手。
母亲也不甘示弱,他们经常动手干仗,这在我记忆中是常态。这种性格也让父亲在生产队表现得倔强,被视为不好相处的“高级社员”。
队长和会计都管不了他。然而,父亲虽在生产队不太合群,但他很恋家且关爱子女。
在那生活困难、资源匮乏的年代,父亲因厨艺好,常被乡里、县里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时请去当厨师。
每次回来,他都会变得臃肿肥胖,形象大变,还会带很多厚的像大饼一样的锅巴,供一家老小享用。
后来,学校看中他的厨艺,让他去做工友。这对我们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父亲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他渴望为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学校工友的差事或许能改变家庭的命运。
但障碍也摆在眼前,家中有九个亲人,他是主要劳动力,承担着重大体力活。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父亲最终选择了家庭。
他积极行动起来,继续留在农村从事艰苦体力劳动。结局虽然充满了遗憾,但也有别样的温暖。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既可以说是家庭负担导致他短视,没能抓住可能改变命运的契机,也可以说是他勤劳为家的体现。
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会以家庭为重,而命运的安排,也未必不好。人生的选择和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而父亲的选择也有其合理性,现在看来,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人生经历吧。
父亲和母亲并非总是和睦相处,他们也会像许多平凡的夫妻一样,因为一些琐事争吵不休,有时甚至动起手脚。
有一次,两人又为了家庭的开支问题吵了起来。那是一个阴沉沉的午后,屋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父亲大声说道:“我这么辛苦干活,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无奈。母亲也不甘示弱,“你就知道干活,也不考虑考虑家里的实际情况。”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焦虑和担忧。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但争吵过后,他们又会默默地为家庭付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那份对家庭的责任和爱,始终未曾改变。
在我们小甄庄东面,大约两三华里的地方,和我们相邻的生产大队,有几个紧挨着的宁静村庄。
从那里走出了六个小女孩,她们的年龄与我大姐相仿,大约十二三岁左右。她们在七八岁的时候,便各自报名上学了。
虽然是新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传统的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
普通老百姓家女孩很少在适龄读书时报名上学的。这让我大姐羡慕不已。
大姐的心中,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那是一个清晨,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爽。
大姐静静地站在村头,望着那六个女孩远去的背影,眼中满是渴望。那些女孩们背着书包,欢快地走在村后的永丰河埂上,她们的红领巾在风中飘扬,如同希望的旗帜在舞动。
“她们真幸运,能上学读书。”大姐轻声说道,心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
为了能上学,大姐开始积极行动。她不止一次地找父亲。“你是老大,你去读书了,谁照顾弟弟妹妹们?”父亲皱着眉头说道。大姐急忙回答:“我放学回来做家务,照看弟弟妹妹,上学期间请奶奶或妈妈管管她们,等我放学回来我就接管。”
父亲摇了摇头,“奶奶妈妈都要到田里干农活,怎么管?总不能带他们跟着到田头吧。”大姐无奈,又转身去找母亲。
在岁月的长河中,那段特殊的时光宛如璀璨的星辰,散发着独特而神秘的光芒。我,一个怀揣炽热梦想的少年,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里,奋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年代,奋斗与进步的旋律在空气中激荡,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激情澎湃的氛围之中。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念。
宁静的乡村,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地舞动的金色裙摆,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田野中,那些毫无规则的土墙草屋,宛如岁月留下的古朴印记,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如同一位温柔的使者,唤醒了沉睡的村庄。
袅袅炊烟从烟囱中缓缓升起,似灵动的丝带,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诉说着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远处,墨色的林圩长堤树影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美丽的水墨画,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而我,对成长和进步的渴望就如同这片土地对阳光的渴望一般强烈。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我深知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那简陋的乡村学校里,教室虽破旧不堪,桌椅也摇摇晃晃,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我对学习的热情。
每一本书,都如同打开我努力进步、迈向梦想大门的钥匙。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中的养分,仿佛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每一堂课都是我追逐梦想的阶梯,我全神贯注地听讲,不放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那时候的课本,丰富多彩,无论是语文、历史、地理,还是数学、物理、化学,都如同一个个知识的宝库,等待着我去探索。
老师那激昂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所讲课程内容,仿佛是激情时代的动员令,又是传授知识的乐章。他激发着我们对知识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渴望。
成为班长和学习积极分子,如同在我的生命中绽放了一朵绚烂的烟花。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金色的光辉所笼罩。老师的夸赞与表扬,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让我沉浸在幸福与快乐之中。
我知道,这份荣耀来之不易,它是我努力学习、激情奋斗的结果,也是我前进的动力。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
初中一年级,刚满十四岁的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这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为了不辜负这份荣誉,我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一刻也不敢停歇。
校园里,古老的梧桐树伸展着繁茂的枝叶,仿佛在为我们这些莘莘学子遮风挡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宛如梦幻般美丽。我穿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忙碌而充实。
课堂上,我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那一本本课本,仿佛是知识的宝藏,等待着我去挖掘。
我沉浸在学习的世界里,感受着知识的魅力。课间休息时间,我也会抓紧时间预习功课,为下一节课能跟老师互动积极发言做准备。
担任计工员后,我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犹如守护着宝库的卫士一般,对工作认真负责,不徇私情。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阳光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的庄稼都被晒得有些发蔫。社员们正在插秧,二姐甄迎男也许是被这炎热的天气影响,在插秧时偷偷懒,动作变得迟缓起来。我看到后,没有丝毫犹豫,严肃地对二姐说:“二姐,你这样插秧可不行,得返工。”二姐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满是不可思议:“弟弟,你怎么这么较真呢?就这一次,大家都累了。”我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二姐,这是原则问题,如果我今天对你放松了,以后怎么去要求别人呢?”我的公正无私如一阵清风,吹过生产队的每一个角落。社员们看到我的做法,纷纷点头称赞,说我是一个好计工员,让他们无法作弊。生产队长甄盛明也对我表示赞赏,他拍着我的肩膀说:“甄皓啊,你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有你这样公正的计工员,队里的风气肯定会越来越好,我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啊。”
我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生产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如同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碎金般洒落在大地上,形成一片片美丽的光影。方广田主任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了我家所在的那个简陋的小院。院子里,几只小鸡正欢快地觅食,为宁静的院子增添了几分生机。
方主任轻轻敲了敲我家那扇有些破旧的门,清脆的敲门声在院子里响起,仿佛是命运的叩门声。我打开门,看到是方主任,心中涌起一股惊喜和敬意,赶忙把他迎了进来。
方主任坐在那张微微摇晃的凳子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许和鼓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心中的梦想。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我看出你是一个有追求、有志向的好青年。在如今的年轻人中,像你这样有坚定信仰,有吃苦耐劳精神,有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品格,有谦虚谨慎、勤奋学习的欲望,有严格要求自己行为性格的人,确实难能可贵。我在历次会议上表扬你、夸赞你、推举你,都是发自内心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举荐,能让你尽快过渡到大队主要干部的领导岗位上。大队书记宫礼宽同志让我先来和你沟通交流一下,听听你的想法和打算。”
我坐在方主任对面,心中充满了感激。我坦诚地对方主任说:“方主任,我高中刚毕业不久,在生产队参加劳动锻炼的时间也不长,却得到了您和大队干部们的信任和重用,我真的非常感激,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会把你们的帮助和关怀当成动力,一如既往地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努力打拼,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出优异的成绩,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我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在此同时,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想如果有机会,继续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因为我现在经常觉得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还不够,工作效率不高,力不从心。以我现在的知识水平,是适应不了不断变化的形势的,更谈不上有多强的工作能力了。我希望在接受您们培养教育的同时,积极劳动锻炼,利用晚上的时间补习文化知识。努力在接受贫下中农教育满两年后,能有被推荐报考大学的机会,哪怕是社来社去的大学也可以。如果在这期间能应征入伍参军,我也愿意站出来让祖国挑选。”
母亲的话语如同一条清澈的溪流,缓缓地流淌在我的心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遥远的过去,看到了奶奶和爸爸的艰辛与不易。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有家人的关爱和支持。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为家人争光。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磨难和挫折,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我们学会了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来美好的未来。
在时光的长河中,那些尘封的往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虽历经岁月的磨砺,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母亲的眼神中常常流露出一抹复杂的情绪,那是对往昔岁月的感慨与无奈。有一天,她缓缓地对我说起了一段久远的故事。
“孩子啊,曾经有那么一段日子,发生了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平二爷爷被一群坏人给抓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要是他不说出那些重要的东西藏在那里,那些坏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
实际上呢,那东西确实是平二爷爷悄悄藏在你奶奶家草堆根的。后来被你爸爸发现了,他小心翼翼地把东西转移到了家后茅房的芦粟蔟里。
平二爷爷被捕后,实在是经不起那些残酷的折磨,无奈之下只好招供,还带着坏人到你奶奶家草堆根去拿那重要的东西。
可是一看,东西不见了,他当场就晕倒了。二奶奶心里清楚得很,要是不把东西拿出来,平二爷爷性命难保。于是便来找你奶奶哭诉,她估计那东西是被你奶奶或者你爸爸给转移了。
便央求你奶奶道:‘让成湖把东西拿出来吧,不然那些人肯定会在明天杀了我家甄恩平。’你奶奶做通了你爸爸的工作,你爸爸最终说出了东西藏的地方。
那年你爸爸才十四岁呀。平二爷爷在第二天带着坏人在茅房的芦粟蔟里把东西交给了他们,在那些坏人那边算是暂时保住了性命。”
母亲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等后来情况变了,平二爷爷又想隐瞒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可那些被抓住的坏人里面有人透露了这个过程。
平二爷爷就成了大家眼中不好的人。不过平二爷爷能说会道,认识的人也多。这边的人也不会随便欺负人,他就编了坏人在草堆根找到东西的故事,还再央求你爸爸以目击者的身份作证。
你爸爸按照平二爷爷的说法做了。平二爷爷在这边又减轻了罪过,解放初期被定为放弃组织脱党分子。
这样就成了人民内部的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了。当然主要是因为平二爷爷没有出卖组织里的同志,没有给这边造成多大损失,再加上他人脉关系比较强。
否则你爸爸作证也没用。你爸爸的证词给那些想帮平二爷爷说话的人提供了理由借口或说辞。而你爸爸帮助平二爷爷把东西交给坏人,才是真正救了他的命。
这真可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亦无’。现在你知道平二爷爷为什么对奶奶对爸爸好了吧。
最新评论